 
					詹荣贵1
				 
				“这是真吓人!”四川德阳,一女生半夜听到有人敲门,她透过猫眼,看到一位老太太自称送外卖的,可是女生并没有点外卖,而且发现老太太的手里并没有拿任何东西,于是拒绝开门,谁料,老太太坚持让女子开门,女子置之不理,而老太太接下来的一句话,让女子很是后怕,网友:“三更半夜老太太送外卖,怎么想都不对!”
此处由第三人称旁白讲述王女士的当晚经历。她当时愣了几秒,贴着门缝能听到走廊里的风像从楼梯口钻进来,冷得人后背发紧。猫眼里那张脸不动声色,嘴里低低地念叨着,说再不开门会有人不高兴,语气不大,却把话往心里塞。她喉咙有点干,伸手把门链又按了按,确认卡得牢靠。屋里只开着床头灯,暖壶里还在咕嘟小声响,她突然觉得这点生活气味也能给人壮胆。她没回话,只把脚步挪得更轻,生怕地板吱一声让对方听见。
她想了个笨办法,先把客厅灯和电视都打开,遥控器调到新闻台,声音不大但能让人以为屋里有人。然后把手机拿在手心,开了录音,心里盘算着万一真出了事也留下点东西。她顺手把门后挂着的小手电塞进睡衣口袋,能照一下猫眼是否被遮。猫眼里那影子忽远忽近,像在试探位置,她下意识屏气。楼下电梯的叮一声传上来,她的心跳跟着电流一样蹦了一下。
她忽然想起白天电梯里贴的一张纸条,手写字说“上门清洗油烟机,优惠当天”,旁边号码是座机号,看着就不正规。她心里开始往推销那边靠,但又对不上半夜这点儿,哪个正经商家会挑凌晨。她把手机的闪光灯开到最弱,斜着照门缝,能看到门口地垫旁边有一只磨得发亮的旧皮鞋边,鞋跟有一圈泥,像刚从楼外面走上来。老太太的手一直垂着,指尖发白,不像是捧着东西的样子。她不敢轻举妄动,只把耳朵贴近门板,听那人呼吸忽快忽慢。
拖了两三分钟,她拨了物业的值班电话,手指有点抖,号码还是前阵子交水费时保存的。电话那边像在走动,说保安正在楼里巡查,让她别开门,等人上来再说。她应了一声“好”,赶紧关掉录音,改成后置摄像,靠猫眼拍了几张背影影子,图糊但好歹留着。走廊远处突然多了两道脚步,轻轻的,像穿了软底鞋,老太太的肩膀动了一下,猫眼里的那点影子往楼梯口退。她肩膀松了点,但身子还绷着,害怕对方不走又突然扑回来。
过了会儿,保安到了,先在对讲里报了自己的名字和工号,让她不用开门,只要在屋里待着。走廊里传来几句询问,声音平平的,老太太没怎么回应,脚步很快就往下走了。保安沿着走廊看了两圈,告诉她门口安全,但还是建议她别开,等明天白天再去物业登记情况。她答了谢,靠在门边上缓了好长一口气,腿有点酸,手心湿了一片。她把电视关掉,只留厨房那盏黄灯,去倒了一杯热水捂着,心还是吊着没完全落地。
天亮后她去上班前特地拐进物业,前台睡眼惺忪地调监控给她看。屏幕里能看到凌晨那段,老太太出电梯后一直走靠墙的一侧,拐角处有个影子躲在消火栓旁,戴着鸭舌帽,脸偏着,不肯露正面。物业说前一周隔壁小区也碰到过类似,人来回敲门,自称修东西、送东西,开门就让进屋看啥子,最后要钱或者趁乱摸东西。王女士听得胃一紧,心里那个推销的猜测有点坐实,但也不敢断言。物业答应这几天加巡逻频次,晚上把电梯层报告发在业主群。
下班回家,她先在门上加了个内嵌门链,买的那种不用打孔的,装起来不费事。她又把猫眼换成带摄像的智能款,能连手机看,心里有底一点。门边的小柜子里放了手电和一个小喷雾,虽然希望永远用不上,但拿起来也不会慌。她在邻居群里把昨晚的情况讲清楚,没吓人,只强调半夜别随便开门,有事让保安先上来。说完她去厨房热了杯牛奶,窗外风还凉,杯壁烫手,才觉得屋里像个真正的窝。
她还把快递地址里电话显示调成平台的隐私号,顺便翻了翻手机里安装的那些到家服务软件,把定位权限都关掉,省得乱推上门广告。邮箱里有一封社区志愿者的通知,她写回去问夜间有没有巡查机制,对方回得很快,说会跟居委会合并看楼道灯和摄像头。她把门口地垫换成厚一点的,踩着不吱嘎,半夜不至于吓自己。晚上洗完澡,她把门链再拉了拉,听见小小的金属声,才慢慢躺回床上。
这事过去几天,电梯里新贴了张告示,提醒深夜来访一律先联系物业,别为难自己。她上下班的路上多看了一眼小区角落的摄像头,觉得它们至少在看着。她不想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,还是该生活就生活,但关键时刻有个底线,心里踏实些。说到底,半夜这点出幺蛾子,谁能不紧张呢?这种半夜来路不明的敲门,她能不怕吗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