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石
说起德阳市的行政区划历史,那真是一部特别曲折的“变形记”。这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套玩法,先秦的时候,德阳基本上属于蜀郡那边。到了西汉,设立了绵竹县和雒县,县名有点复古气质,什邡也在这时登场了。
后来新朝、东汉,改名成了常事,比如什邡起初叫汁方,后来成了什邡。三国时,德阳辖地分属蜀汉和魏国,五城县、阳泉县都出现过,互相合并撤销,堪比“宫斗剧”。
再往后晋、南朝、隋唐,县区变化多得让人头大,像罗江县、孝水县这些“老面孔”几度被撤立,又神秘复活。唐朝时就有德阳县的名字,汉州就是现在的广汉,也是那会儿的“老大哥”。
到了明清,行政区划逐渐稳定,但也没闲着。明代时有德阳县、广汉县、绵竹县、什邡县、中江县和罗江县。清朝主打一个“有删有加”,尤其是罗江县那波操作,时有时无仿佛在玩“消失的地名”。
到了民国时代,各县直接隶属于四川省,先后归川西道、西川道等所管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德阳这片地方也是几经调整,从专区到地级市,时而并区、时而分区,一路进化。
现在,德阳总算稳定下来,下辖旌阳区、罗江区、中江县、广汉市、什邡市、绵竹市。每个地名背后都有段来头,比如旌阳因有许多德政传说,罗江与水纹有关,中江取“水居其中”,广汉寓意“广阔汉业”,什邡和“十”和“水”有关,绵竹则因竹多且柔韧。
总的来说,德阳市行政区划历史跌宕起伏,但每一次变化都记录着当地的历史、文化和人情故事。真要细数,这一串“地名进化史”可比看热播剧还带劲!



